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2024年在苏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交流会

2024-04-07    点击:3689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及时推动两会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高质量发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魏伟参加了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两会精神学习交流会暨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会议采用线上备课形式展开,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蓉蓉主持会议。

 

        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江璋首先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是提升教学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举措,相信各位老师传经送宝,一定能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助力推动党建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

 

        在理论学习与示范教学环节,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方涛作“大变革下的关键之年和关键之策——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的理论授课。刘教授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今年两会增加的新内容、新质生产力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晓蕾就“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进行示范授课。她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产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三个方面进行示范教学,同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学生专业特点、兴趣点、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素材和资料的选取,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选择“三贴近”的案例,充分融入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苏州城市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宋丹就“当前就业形势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行示范授课。她围绕主题以“现状——挑战——破题”的思路就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压力仍存、确保就业优先、着力拓宽渠道、就业经验分享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在总结点评环节,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唐强奎指出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重要讲话5周年、全国两会刚结束的关键时间点举办本次活动意义重大,也加强了在苏州高校马院的相互交流与通力合作。他希望思政教师要时刻保持对形势与政策的敏感度和新思想新理论的深度融合,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苏州丰富的思政元素,用鲜活案例、详实数据和生动故事,努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