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介绍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最初名称城市建设系,后更名为建筑工程系。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建设和学院的发展需要,同时为满足地方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2017年6月组建了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在院系的发展过程中,我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和对学生理论及实践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学院实训条件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实验实训设施共投入400余万元。建筑类专业目前有7个实验实训室,BIM实训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量实训室、土工实验室、建筑力学实验室、建筑构造实训室、土木工程师职业体验中心,能够很好的满足教学需要。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共7个实验室,包括工程化学实验室、准备室、显微鉴定实验室、计量分析实验室、药物制剂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标本陈列室。

      近年来,学院在多项大赛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国、江苏省、苏州市各专业比赛中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建德、立信、筑能、泓技”的指导下,我院始终坚持内涵建设,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把培养学生作为我院的首要工作,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是我院始终坚持的目标。

 

         

 

一、专业设置

      目前,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由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等4个专业组建而成,现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共有在校生911人。

二、师资力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不断引进高学历教授、资深企业专家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逐步组建成了一支知识水平高深、实践能力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多位教师成为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届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会员,具备一级造价师、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药师执业资格。目前我院专兼职教师近42名,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4人,实验室管理员3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95%为双师教师,各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年龄结构合理。

三、校企合作

      学院已与40多家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教学改革,对实训改革进行了创新。经过我院的不断大胆尝试,尤其在学生就业、人才交流、教学科研、基础资源共享等方面,真正实现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教学育人。优质校企合作企业包括昆山百家惠大药房、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天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正信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辰宏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苏州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衡设计集团等。

      为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探索与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共建共赢的长效机制,学院与天合建设集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天合建设集团在学院设立“天合奖学(教)金”,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并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企业锻炼机会,开创了校企合作新局面。 

四、教学科研   

      在教学方面,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董事会及校领导班子的各项工作精神,围绕“一体两翼”学分制教学改革和落实省级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等工作重点,以常规教学为中心,以教学改革工作为抓手,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际合作、校企双元、项目载体”木结构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成果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架构了“能力主导、四层递进”的实践教学条件;组建了“内外合作、校企双栖”的师资团队,形成了 “国际合作、校企双元、项目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果多次在全国现代木结构建筑人才培养论坛上做专题报告,在中国现代木结构产业联盟及22所高职院校会员单位中得到推广、借鉴及应用。学院在各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得优异成果,获得江苏省教学能力竞赛三等奖,省级微课竞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竞赛一等奖,2017、2018、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竞赛三等奖,2017、2018、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工程造价技能竞赛三等奖,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在科学研究方面,以教授和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科研团队已经形成,近几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获批专利11项。如:“高性能CFRP索斜拉桥研究”、“在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后的力学性能分析及评价研究”、 “基础设施PPP项目流程的审计评价、风险脆弱性及优化研究”、“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全过程风险研究”、“扬州城市产业发展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劣化后的力学性能分析预制装配式结构”、“有限元方法一致质量矩阵的理论分析与应用”、“联合基脚的力学分析方法”、“平面组合结构电算方法研究”、“钢结构桥梁检测与加固”、“无线传感模式下的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技术研究”、“太阳能/风力互补发电系统在农村的应用及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粉煤灰基新型粒子增强耐蚀胶凝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利用苏州高岭土尾矿制取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节能环境效益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新型功能材料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建筑节能”、“氯盐与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沿海砼结构长期性能退化机理及提升技术研究”等。

主要课程

新闻动态 更多

培养目标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土木工程建筑业、房屋建筑业等行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相关工作的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专业技术服务业的工程造价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掌握药品生物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药品制造业的药物检验员、化学检验员、药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药品质量检验、药品质量管理等工作的,且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端复合技术技能人才。

学术带头人

在线咨询